建筑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建筑业改革开放40周年的思考
□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史志与企业文化分会会长 李里丁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0年来,建筑行业的几代建设者紧紧地依靠改革开放,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推动了行业的快速、蓬勃发展。建筑业历经了无数坎坷与挫折,基本建立起了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经过了长期的学习、引进和创新,掌握了当代最新的建筑科技与施工技术;经过了艰难的改革与调整,逐步形成了合理先进的施工管理体制;经历了痛苦的市场分离,正在生成新的产业工人队伍。建筑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与日俱增,已经无可辩驳地成为了国家的支柱产业。
在看到行业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千亿球友会还有必要做更深入的回顾。在行业改革开放的几个关键环节上,事件发展的主要脉络、变化的基本走向、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对行业的长远影响。研究这些问题,探讨新时代建筑业的发展之路,也许是当前千亿球友会对改革开放40年最好的纪念。
建筑业改革开放40年的关键线路
施工管理体制的改革
施工管理体制的变革主要是走了一条从承包经营到项目管理的道路。
建筑业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1984年后国务院相继推出了投资包干、招标承包、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以及用工制度改革等16项改革措施。扩权让利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上打开了一个重要的缺口,让原本举步维艰的国有建筑企业开始有了发展的动力。
企业改革的第一步是扩权经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第二步则是实行企业承包制,建筑业的承包经营在企业层面收效相对比较缓慢,到1987年国务院提出在全行业推广“鲁布革”管理经验,推行项目法施工,建筑业发展才真正找到了突破口,建筑生产力也才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30多年来,学习和应用项目管理这种先进的施工管理模式,对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
一是引入了竞争机制,使企业真正步入了市场,消除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弊端。二是统一配置生产资源,实行目标责任考核,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汇聚了人才和智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创造出了许多惊人的建筑奇迹。
与任何事物一样,项目管理在改革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新的问题和矛盾。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多数项目管理层次不高,不适应高速发展的生产力水平。二是在承包经营的模式下,项目利益与企业利益矛盾突出。三是两层分离后带来了新的劳务用工问题。
建筑业在新时代的转型升级,重点是要探索新的施工管理组织形式,高效配置资源,实行集约经营。一是施工管理组织要向设计、施工一体化和投资、施工一体化的高层次方向发展。二是要推动企业经营的集约化与精细化,调整好项目管理与企业法人管理的关系。三是弘扬企业家精神,探索适应市场要求的企业管理人员薪酬制度。
市场管理体制的变革
建筑市场管理体制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市场主体的成熟、市场交易的完善以及价格体系的形成。在企业实施承包经营的同时,建筑市场交易和价格体制的改革采取了局部推进的方式。
在国家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的方向后,多元化的建筑业市场主体形成得最快,也最活跃。一大批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他们以灵活的经营机制适应市场,很快便占领了半壁江山。国有企业也在逐步地学习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他们拖着沉重的人员和债务负担,被动地应对着市场,许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这是市场主体形成的第一阶段。随着国家抓大放小政策的推进,国企进入分化期,有实力的企业逐步完成了内外债务的清理,完成了职工队伍的剥离和优化,一批中央和地方大型国有企业完成了凤凰涅槃,并依靠人才和品牌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民营企业也进入了分化期,不规范的企业逐步出局,讲诚信、有实力的企业继续在经营机制、价格竞争等方面保持着明显的优势。这是市场主体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建筑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家对建筑业的市场体制和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大部分中央企业和部分地方企业看准市场发展前景,坚定地走向工程总承包或投资、施工一体化运营商,部分中小企业开始转向专业承包公司,劳务企业也开始分化和重组,建筑市场主体逐步走向成熟。这是市场主体形成的第三个阶段。
建筑市场交易与价格体系的形成也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1998年后,《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相继实施,市场化改革加快。一些管理机制老化、经营不善的企业利润普遍降低,有的甚至亏损严重,产品价格成了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对于建筑价格的呼声几十年来此起彼伏,延绵不断。结果,市场还是按照自己的轨迹在运行,业主依然还是选择低价中标,而施工企业依然在相互挤压中默认着低价的现实,所谓供求规律“无形的手”顽强地在发挥作用。
建筑市场的改革开放,打破了地区、部门、所有制的界限,打破了少数企业的垄断,增强了企业的竞争意识,激活了企业的经营机制,有效地节约了国家和业主的投资,锻造出了一支适应国际化、现代化的企业家队伍。一大批适应市场、敢于拼搏的企业在市场的大浪中跃过了龙门。从改革的实践也可以看出,市场主体的形成、淘汰以及结构变化,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都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市场成熟的程度相关。
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改革,建筑市场改革要缓慢很多,矛盾也相对突出,最明显的是表现在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上。在初始的买方市场中建设单位始终居高临下,用压价和压缩工期选择施工企业,白热化的竞争迫使企业经常屈从于市场上的“无形之手”。从开始不同程度拖欠施工企业的工程款,到要求缴纳名目繁多的保证金,甲乙双方的不平等逐步趋于合理化、常态化。在产能相对过剩的状态下,市场的恶性竞争、围标串标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企业及社会为市场交易所付出的额外成本也难计其数。
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决定性的作用更加显现,建筑市场管理也正逐步趋于规范。为了给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必须要加快《建筑法》的修改,建立公正平等的市场交易平台。加强市场的监管要把工作重心放到诚信体系建设上,统一市场数据管理和应用,强化对失信者的惩戒。行业诚信体系的建立,是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
建筑科技与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
建筑业改革开放最为显著的成就应该是建筑科技的进步。在政府的推动下,企业快速、成套地引进国际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新型材料,并结合实际,不断地进行创新、改造和完善。住房城乡建设部连续三次推广和修订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充分发挥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从基础上推动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40年来,建筑科技进步大幅提升了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建筑业增加值的比重,加快了我国城镇化的步伐;建筑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成就了一批勇于进取的大型企业,他们在地下空间、超高层建筑、绿色施工等领域迅速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减少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培养和造就了新一代的产业工人队伍。
中国建筑业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是动力充足。上至国家政府部门,连续出台政策法规进行激励和引导;下至项目管理团队,应用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愿望异常强烈。二是推广快,应用广泛。中国的建筑技术很难封闭,传播速度非常之快。垂直运输技术、大模板技术、脚手架技术等等,悄然之间便会迅速移植到每一个工程项目。三是机遇和环境好。建筑业的技术进步恰逢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之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推进,绿色施工的环境约束,都成为了建筑科技进步的催化剂。
建筑科技的发展应该解决好2个主要问题:
1.体制和政策的不完善与不配套阻碍着技术进步的速度。例如由于历史的原因,设计与施工管理长期分割,造成的EPC推广步履艰难;由于市场和政策的不完善,建筑产品的工厂化、装配化和预期还有较大的距离。只有下决心调整生产关系,才能更快地释放出新的生产力。
2.产业工人队伍素质低影响着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的技术引进和创新需要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工人队伍去掌握,但是目前新一代的建筑产业工人大都从农民蜕变而来,使他们融入企业文化,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具备工匠精神,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变化
施工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突破就是实行两层分离,企业不再办社会、带队伍,项目直接从市场聘用劳务人员。这是一项较长阶段痛苦的改革,大批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为此作出了牺牲。但从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看这一步棋是必要的,它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强化了项目的管理,加快了建筑业的市场化步伐。
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填补了企业体制改革后对劳务的需求。在将近20年的时间内,劳动力的供应相对充裕,施工企业能够做到随处可选、择优录用,买方市场下施工企业较长时期享有着人口的红利。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社会上的劳务公司应运而生,劳务企业在适应市场中也逐步地走向成熟和分化。劳务企业中有文化的农村青年逐步增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比例逐步增大,在竞争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劳务分包的价格快速攀升,供需开始失衡,建筑业的人口红利和原有的买方市场逐步消失。
住房城乡建设部近年来提出了取消劳务资质、发展专业作业企业的要求,其本意是做强总承包企业,做专更多的专业分包企业,促进大企业培育自有劳务队伍。可以把这一改革理解为螺旋式的上升。但是在具体执行中这项改革进展缓慢:一方面是多数新生代农村青年不愿再从事建筑业艰苦的工作,劳动力断档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是多数总承包企业不愿意再养活大量的劳务人员。这是一道难题。
经济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高素质的队伍需要长期正规的学习培训,需要身份的归属,需要稳定的生活,况且工地劳动者本来就是建筑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劳动力尤其是技术工人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的现状下,建筑企业有必要思考:如何付出一定的代价和成本为未来聚集人力资源、储备生产能力。政府主管部门应研究出台合理消化农民工身份转换中的社会成本同时又能减轻企业负担的相关政策。
建筑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成了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永续动力。建筑业只有站在国家全局的高度,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才能在新一轮改革中找到光明的前景。
改革要始终围绕行业高质量的发展
高质量的发展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适应新时代消费市场宜居、绿色、环保的需求,全面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在转型升级中重塑“中国建造”的品牌。目前施工企业的利润率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尤其是大型国企,平均只有3%左右),这一不正常的现象,与企业固有的体制、机制都有关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要优化企业业态布局,做强、做精产业链条,避免盲目追求规模和多元经营。
改革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探求新的出路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建筑业来说,其实就是从供给方(也包括国家政策层面)加快改革调整,以适应市场发展的新需求。首先要把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管理提到议事日程,从政策层面改革与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消除原有的体制障碍,促进设计与施工深度融合,推动工程总承包管理全面实施。要加强市场立法,规范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运作,持久地营造鼓励企业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商业环境。其次要深化企业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完善法人治理体系、创新用人机制、探索建立多种薪酬分配制度,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改革要遵守市场和建筑生产力运行的规律
改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建筑市场发展的规律,遵循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例如,推行建筑产业现代化过程中,提出加快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方向是正确的,但还是要尊重市场上的供求规律,如果不在引导新型消费、创造更优美环境上下功夫,只盲目发展PC生产工厂,便会形成新的产能过剩。又例如,施工生产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原有的项目管理模式有的就难以适应,只有深化工程建设组织模式的改革,才会推进项目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要把文化与诚信建设提到议事日程
新的时代要求将行业与企业的文化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要强化诚信建设、加大对于失信的惩戒,才能营造起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要持续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仅具有技术上精益求精的内涵,更主要的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全民族都要融入血液、身体力行的文化素养。中国要成为建造强国,就必须使全行业认同和力行这种精神文化。 (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