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球友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千亿球友会要闻
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推进城市快速干线交通系统建设 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和城市运转保障能力

2023-12-11

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有序推进城市快速干线交通系统建设,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为做好这项工作,在此对城市快速干线交通系统建设的意义和行动要点进行解读。

建设的必要性

城市快速干线交通系统主要由快速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组成,是城市交通的骨架网络。作为保障城市运转、支撑社会经济活动高效运行的重要载体,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开发形态具有锚固作用。

城市快速干线交通系统对改善居民通勤出行至关重要。高效的通勤交通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随着通勤强度和距离不断加大,快速干线交通系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当前城市快速干线交通系统存在明显短板。首先,干线道路通行效能亟待提升。城市快速路网络不完善,存在个别节点“肠梗阻”现象,在客货交通组织、集散道路衔接等方面也存在问题。其次,轨道线网布局与职住空间匹配度不高,轨道客流效益较差。据统计,通勤出行起讫点均在轨道站点800米范围内的人员占比仅为15%。站点周边交通衔接设施不完善,造成轨道交通对通勤人口的吸引力不强。

城市快速干线交通系统建设要点

(一)高快一体,提升都市圈道路交通效率

推进都市圈核心区高速公路改造,在建设标准、管理方式上与城市衔接。改造重点在于适应城市出行需求,包括路基或桥梁形式、出入口间距、立交及匝道形式、收费及通行管理政策等方面。

加强高(快)速路与城市集散道路的衔接组织。通过集散道路接入功能区或组团内部,形成快慢分离的组织模式,必要情况下采取匝道控制等手段优化路网整体通行能力。

(二)加快构建高效的城市货运物流通道

推进各级物流枢纽、产业集聚区、商贸生活服务区之间建立货运交通干线网络。保持与城市客运交通网适度分离。

加强货运枢纽、干线通道与末端配送网络的衔接,完善进站、进港道路和铁路专用线。努力形成干支结合的城市货运物流网络,提高货运“最后一公里”可达性。

(三)推动城市通勤走廊出行效率提升

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在北上广深有近千万人口每天忍受超长通勤之苦。为缩短超长通勤人口的通勤时间,应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重点打造快捷高效的城市通勤走廊。

识别并重构城市通勤走廊的交通供给模式。在通勤客流密集的走廊上,必须确立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超大特大城市应着重提升通勤走廊的多层次轨道交通服务能力,推进轨道快线、市域(郊)铁路等设施建设或利用既有线开行越站快车。同时,应优化通勤走廊的道路时空资源配置,采用快速公交、潮汐车道、HOV(高乘载)车道等多元化措施,提高道路空间的运送能力。

协同调控通勤走廊的出行需求。从源头上,引导就业和居住沿轨道走廊布局,提高轨道站点人口和就业覆盖率;从方式结构上,促进机动化出行向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快线转移;从管理上,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方案,满足通勤人口快速集散需要。

(四)优化轨道交通衔接,畅通出行全过程

提升“多网融合”水平。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的统筹布局,充分发挥多层次轨道交通的整体网络效益。

加强轨道交通衔接设施建设。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铁站、枢纽机场等主要交通枢纽的衔接。注重改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步行和自行车的衔接,方便轨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落实各类衔接设施用地,优先保障步行、非机动车空间。

(五)落实轨道交通引领的TOD发展模式

开展建成项目TOD评估专项行动。各地应建立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TOD发展评价体系,依托全国TOD大数据监测平台,定期开展城市TOD专项评估,纳入城市体检工作。

提高轨道交通TOD规划建设水平。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指导下,结合本城市特点制定轨道交通沿线和站点规划设计管理办法,开展TOD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等工作。

完善轨道交通TOD发展体制机制。应设置统一的TOD开发领导机构,明确综合开发主体及利益相关方的协调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土地、财政、金融等综合开发配套政策,鼓励轨道交通企业参与沿线土地综合开发。

(六)开展轨道建成项目效益评估与提升

评估已建成轨道项目客流效益。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以轨道沿线现状人口和岗位密度、站点800米覆盖通勤人口比例等指标为基础,构建完整的建成项目效益评估体系。

开展已运营线路效益提升行动。针对客流效益不佳线路,应根据居民出行特征和线路客流特征,从交通政策、土地开发时序和进程、交通衔接、票制票价方案、发车间隔、轨道交通网络效益等方面提出改善客流措施。

(作者卞长志、王继峰、郝媛工作单位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翟利华工作单位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